《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明确,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导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一章 总则
销售或购进货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劳务是要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为3%。
2、营业税:
答:A解析:改良前折旧=3 600/5/12×3=180(万元);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 600-3 600/5×3+96=1 536(万元);改良后折旧=1 536/4×4/12=128(万元);2016年度应计提的折旧=128+180=308(万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第五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其他应收款的数额不应该近于或大于应收账款。但是,有些企业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分析这背后隐藏的原因。
可以计入的企业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中试产品收入以及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收入等,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科研与开发活动的成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入;
2、技术承包净收入:包括技术项目设计承包、技术工程所获得的净收入;
3、技术服务收入:指企业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数据系统等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测试分析及其他类型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4、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指企业承担社会各方面委托研究,开发新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1.什么是会计?
恒企强资团队,真账实操 终生就业辅导,让您就业升职加薪全搞定!恒企教育利用“互联网 ”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学员、校区、员工三线合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2013年 上海恒企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正式上市注册,规范大区制管理,全国推行星火培训计划,拓展校区达160家。恒企教育与全国多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说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会计中这些词语都有专门的定义,我们必须注意有时候这些定义与日常人们使用这些词语时的意义相差很大,比如“损失”一词,它既是一个日常用语,也是一个会计术语。“损失”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十分不同。日常生活中的“损失”一词,简单指利益受损的意思。在很多法规中,“损失”一词多采用这个定义,比如,刑法第10条中,提到“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其中的“损失”概念就来自这一词语的日常用语,它与会计术语“损失”的意义大不相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会计中的“损失”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即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减少变动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损失;另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该“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损失,与之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利得”。而税法中“损失”包含的内容又不太一样,税法中的“损失”被解释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显然,该“损失”只包括会计“损失”中计入损益的部分,同时还涵盖了会计中“费用”的部分内容。
另外就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应该扣除以前已经计提的折旧,而年数总和法和年限平均法不扣除已经计提的折旧;而如果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该按照扣除了减值和已经计提的折旧后的账面价值重新计提折旧。
4.答: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复式记账法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把每一项经济业务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项目的变化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因为每一要素项目的变化从价值量上看,只有增加和减少两种信息,从变化的结果看,必然符合会计恒等式。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企业整体资产置换原则上应在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全部资产和按公允价值购买另一方全部资产的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业方法按照计量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载体上进行登记。
例如,“原材料”是一个总分类账户,它能够反映全部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这些数据对于分析材料储备资金的占用和周转情况是必要的,但从材料管理角度看,仅靠这些数据却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