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会计软件的开发者,在产品的通用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处理工作,即通过增加软件功能和允许用户自定义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项目,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要求。通用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是一对矛盾。通用性强的软件,针对某一企业核算的适用性就可能差一些;反之,非常适合某一行业的软件在通用性上就可能差一些。因此,软件制造商就要考虑其开发成本了。制造商为了提高会计软件的通用性,通常采取自定义方式,自定义的内容少,简单易学,操作者很快就能熟悉操作过程,但适用性差;自定义的内容多,且较难理解和掌握,但通用性强,容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30岁之前定好方向,30-35岁在这个方向上持续积累,后面才能感受到时间的复利,才不会为职业发展焦虑。
运行公司是一个公司内代表特定结构和市场部门的组织实体。运行公司是CO-PA (获利能力分析) 模块里的报表的高级别。
因为活期存贷款的账户金额变动相当频繁,今天账户余额是20 000元,明天可能是84元。因此,采用累计积数计息法,可将动态的计息本金转换成静态的每天余额累计积数,然后按照日利率计算利息。
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2)账务处理。
单利计息法:
SAP 提供产品成本核算作为计划成本和原材料定价的工具,用于计算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和产品的销售成本。成本核算通常是以生产计划中的 BOM 和 工艺路线等主数据为基础进行的。
加强财产清查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
第一,通过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二,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原因,落实经济责任,从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控掘财产物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加速资金周转。
第三,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前足协有个关于企业会计处理的公告,其中有简要的说明。但是那个公告在足协官网一时找不到了,只在一些文档网站有副本,但不敢确保完全的准确度。其中关于球员的买卖出租等事项,大致规定如下:
3 “产成品P来料加工”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
四、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
老板关心的重点,也许是会计账务的问题,也许是资金安全的问题,也许是成本费用的控制的问题,还有也许是融资的问题,这个在和老板面谈的时候应该已经谈得比较清楚了。摸底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老板关心的地方。
实例3 -10
会计主管1名,出纳1名,成本核算1名,总账1名,明细帐1名,资产管理会计1名,此设置遵守会计不相容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被淘汰的是财务会计,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懂得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从而指导财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五、发展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2.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3.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4.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餐饮业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