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参数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通常包括焊条类型及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1、焊条直径的选择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尽可能地选用大直径的焊条,但是焊条直径大往往会造成未焊透和焊缝成型不良。焊条直径的选择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焊件的厚度,厚度较大的焊件应选用较大直径的焊条。2)焊缝的位置,平焊时应选用较大直径的焊条。立焊、横焊、仰焊时为减小热输入,防止熔化金属下淌,应采用小直径焊条并配合小电流焊接。3)焊接层数,多层焊时为保证根部焊透 ,第一层焊道应采用小直径焊条焊接,以后各层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焊条焊接,以提高盛产率。4)接头形式,搭接接头、T形接头多用作非承载焊缝,为提高生产效率应采用较大直径的焊条。

焊工技术:正火 1. 定义 将钢材或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50℃,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 艺称为正火。 2. 目的 正火与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故正火钢的组织较细,它的强度、 硬度比退火钢高。 正火主要用于普通结构零件,当力学性能要求不太高时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三、淬火 1、 定义 将钢件加热到AC3或 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应速度冷却(达到或大于临 界冷却速度),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2、 目的 是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火成马氏体,从而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更好地发挥钢材的 性能潜力。但淬火马氏体不是热处理要求的最终组织。因此在淬火后,必须配以适当的回火。淬火马氏体在不同的回火温度下,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各类工具或零件的使用要求。 四、回火 1、 定义 钢件淬火后再加热到AC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称为回火。 2、 淬火处理所获得的淬火马氏体组织很硬、很脆,并存在大量的内应力,而易于突然开裂。因此,淬 火后必须经回火热处理才能使用。 3、 目的 ○1减少或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2通过回火 提高钢的韧性,适当调整钢的强度和硬度,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各种工件的需要; ○3稳定组织,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保证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变,保证工件的精度。
转变温度法 转变温度是指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金属材料由韧性状态向脆性状态转变的温度。转变温度越高,表明材料脆性断裂的倾向越大。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材料的转变温度,例如V形缺口冲击试验法、落锤试验法、威尔斯(Well’s)宽板试验法等。其中V形缺口冲击试验法用的比较多,其试样形状尺寸如图2-3所示。将缺口开在所要研究的部位,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各种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验,并利用下述三种准则确定转变温度:1)能量准则 一般将冲击功降到20J或41J时的温度定为转变温度,有的标准取对应最大冲击吸收功一半的温度为转变温度。2)断口准则 以冲击试样断口上晶粒断状面百分率达到某一百分数(例如50%)时的温度作为转变温度。 3)变形准则 以测量冲击试样缺口根部的横向相对收缩达到某一定值(例如3.8%)时的温度作为转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