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车、装载机实施标准化作业的程序:包括出车,铲料,载荷行走,卸料,空载走行,停车;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岗位操作演练:包括作业前检查准备,对位铲取物料,调整铲斗高度,退出铲料地点,前进升斗靠近待装车辆,翻斗抖落物料,铲斗回落归位,空车清理路面及收集余料,清洁机械部位,放正停车熄火。通过该模块的强化训练,使学员熟练掌握装载机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掌握装载机的作业流程,熟练实施标准化作业环节、规范演练。出车前的安全检查操作;结合路面路况安全行驶操作;装料卸料""五不准""安全操作;装载机的调试、检修安全操作规则。过该模块的强化训练,使学员熟练掌握装载机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要求,规范装载机的安全操作步骤。

我国装载机始于1960年末,它的发展经历了60年代仿制摸索阶段,7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阶段,80年代以后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和自我发展几个阶段。初期我国刚开始生产的装载机是机械履带式装载机Z1-4型4t(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和红星1立方米装载机(上海港口机械厂生产)及后期Z420、2t液压装载机(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和Z4353.5t型装载机(厦门工程机械厂、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同时研制了我国的回转式装载机Z4H2型2t,180度回转装载机(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Z435型为整体机架、后桥转向。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吸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功率为162KW的铲接式轮式装载机,定型为Z450(即后来的ZL50),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就这样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从而开创了我国装载机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Z450型装载机具有液力机械传动、动力换挡、双桥驱动、液压操纵、铰接式动力转向、气推油加力制动等现代轮式装载机的基本结构,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第一代轮式装载的基本结构。该机在总体性能方面具有动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机动灵活、操纵轻便、作业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开铲车首先要求安全,稳,这是关键,毕竟这个大家伙马力大,油门稍微一过火就会酿成大错,这就是为什么大铲车都不是带离合档的原因。其次就是要想练好技术,首先去铲沙子,石子和小煤块,这些东西最容易练手,铲土平地基是开铲车的最高境界,没有两年工夫是做不好的。地势选择,先在水泥硬路面上练习,熟了以后可以在土地上工作,完了再去崎岖不平的路上平路面,可以像刮平机那样弄得很平,这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