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评估与管理篇
1、区域消防安全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流程: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与计算;确定评估结论;风险控制。
3、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适应性。
4、火灾风险分级和火灾等级的对应关系为:极高风险对应特别重大火灾和重大火灾;高风险对应较大火灾;中风险对应一般火灾。
5、建筑火灾险评估流程:信息采集;风险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分析与计算;风险等级判断;风险控制措施。
6、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可对其全部或部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
1)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
2)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火等设计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
7、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1)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2)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
3)居住建筑;
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5)室内净高小于8.0m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丙、丁、戊类仓库;甲、乙类厂房、甲、乙类仓库,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场所。
8、建筑的防火设计可分解为三个构成部分,即建筑被动防火系统、建筑主动防火系统和安全疏散系统。
9、建筑被动防火系统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防火间距、管线和管道(井)、建筑装修等;建筑主动防火系统包括灭火设施、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安全疏散系统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避难逃生设施、应急照明与标识等。
10、人员疏散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水力模型和人员行为模型。
11、保证安全疏散的判定准则为:RSET+Ts<ASET
其中RSET-疏散所需要的时间;ASET-开始出现人体不可忍受情况的时间,也称可用疏散时间或危险来临时间;Ts-安全裕度。
12、一般情况下,安全裕度建议取为0.1倍的疏散行动时间。对于商业建筑来说,在选择安全裕度时,取值建议不应小于0.5倍的疏散行动时间。
13、建筑的使用者撤离到安全地带所花的时间(RSET)小于火势发展到超出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ASET),则表明达到人员生命安全的要求。
14、人的行进速度与人员密度、年龄和灵活性有关。当人员密度小于0.5人/m2时,人群在水平地面上的行进速度可达70m/min并且不会发生拥挤,下楼梯的速度可达51~63m/min。相反,当人员密度大于3.5人/m2时,人群将非常拥挤基本上无法移动。
15、性能化分析中通常采用辐射热分析方法,来分析火灾蔓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