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机构哪个好
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学校,我们针对想要通过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学员开设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课程,为学员提供多种班型,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服务,满足学员全方位的学习需要,面授+网课的形式,学习更加灵活便捷,学员享受充分的自主性。
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互联网教学、面授教学、融合式教学、学习平台及应用研发、图书教材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大型知识服务实体。
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学校,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设了近300家直营分校,1000余名行业优选专业课程研发人员及老师,是一家专注于建工、消安、医卫、教师、财经领域辅导培训的综合性教育服务机构。
当管子公称直径≤100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100mm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连接后均不得减少管道的通水横断面面积。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3)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三)尽头式消防车道
当建筑和场所的周边受地形环境条件限制,难以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与其他道路连通的消防车道时,可设置尽头式消防车道。
(四)消防水源地消防车道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边缘距离取水点不宜大于2m。
二、消防车道技术要求
(一)消防车道的净宽和净高
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
(二)消防车道的荷载
轻、中系列消防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11t,重系列消防车其总质量为15~50t。作为车道,不管是市政道路还是小区道路,一般都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的通行。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及消防车道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且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规模及当地消防车的实际参数。
(三)消防车道的最小转弯半径
车道转弯处应考虑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以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行。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目前,我国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普通消防车9m,登高车12m,一些特种车辆16~20m。因此,弯道外侧需要保留定的空间,保证消防车紧急通行。停车场或其他设施不能侵占消防车道的宽度,以免影响扑救工作。
(四)消防车道的回车场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高层建筑,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五)消防车道的间距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在150m左右,按规定一般设在城市道路两旁,故消防车道的间距应为160m。
一消综合能力章节预习知识点:消火栓系统安装前检查,各位考生学起来吧。
一消技术实务章节预习知识点: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设置消防车道的目的在于,一旦发生火灾,可确保消防车畅通无阻,迅速到达火场,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消防车道可以利用交通道路,但在通行的净度、净宽度、地面承载力、转弯半径等方面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需求,并保证畅通。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在150m左右,一般按规定设在城市道路两旁,故将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设定为不宜大于160m。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单位组织实施年度检测。
(一)喷头
重点检查喷头选型与保护区域的使用功能、危险性等级等匹配情况,核查闭式喷头玻璃泡色标是否高于保护区域环境最温度30℃的要求,以及喷头无变形、附着物、悬挂物等影响使用的情况。
(二)报警阀组
检测前,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状态,确认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消防控制设备以及消防水泵控制装置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组等按照其组件检测和功能测试两项内容进行检测。
1.报警阀组件共性检测要求
(1)检测内容及要求。
1)检报警阀组外观标志,应标识清晰、内容翔实,符合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要求,并注明系统名称和保护区域,压力表显示符合设定值。
2)系统控制阀以及报警管路控制阀应全部开启,并用锁具固定手轮,具有明显的启闭标志;采用信号阀的,反馈信号应正确;测试管路放水阀应关闭;报警阀组应处于伺应状态。
3)报警阀组的相关组件应灵敏可靠;消防控制设备应准确接收压力开关动作的反馈信号。
(2)检测操作步骤。
1)查看外观标识和压力表状况,并记录、核对其压力值。
2)检系统控制阀,看锁具或者信号阀及其反馈信号;检报警阀组报警管路、测试管路,查看其控制阀门、放水阀等启闭状态。
3)打开报警阀组测试管路放水阀,查看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等动作、反馈信号情况。
2.湿式报警阀组
(1)检测内容及要求。湿式报警阀组功能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测:
1)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出水压力不应低于0.05MPa,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应及时动作。
2)报警阀动作后,测量水力警铃声强,不得低于70dB。
3)开启末端试水装置5min内,消防水泵应自动启动。
4)消防控制设备准确接收并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和消防水泵的反馈信号。
(2)检测操作步骤。
1)开启系统(区域)末端试水装置前,查看并记录压力表读数;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待压力表指针晃动平稳后,查看并记录压力表变化情况。
2)查看消防控制设备显示的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和消防水泵的动作情况以及信号反馈情况。
3)从末端试水装置开启时计时,测量消防水泵投入运行的时间。
4)在距离水力警铃3m处,采用声级计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值。
5)关闭末端试水装置,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
3.干式报警闽组
(1)检测内容及要求。检查空气压缩机和气压控制装置状态,保持其正常,压力表显示应符合设定值。干式报警阀组功能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测:
1)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报警阀组、压力开关、流量开关应动作,联动启动排气阀入口电动阀和消防水泵,水流指示器报警。
2)水力警铃报警,水力警铃声强值不得低于70dB。
3)开启末端试水装置1min后,其出水压力不得低于0.05MPao
4)消防控制设备准确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电动阀及消防水泵的反馈信号。
(2)检测操作步骤。
1)缓慢开启气压控制装置试验阀,小流量排气;空气压缩机启动后,关闭试验阀,查看空气压缩机运行情况,核对其启、停压力。
2)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控制阀,同上查看并记录压力表变化情况。
3)查看消防控制设备、排气阀等,检查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消防水泵排气阀入口的电动阀等动作及其信号反馈情况,以及排气阀的排气情况。
4)从末端试水装置开启时计时,测量末端试水装置水压力达到005MPa的时间。
5)按照湿式报警阀组的要求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值。
6)关闭末端试水装置,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
4.预作用装置
(1)检测内容及要求。按照干式报警阀组的要求检查预作用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和气压控制装置,其电磁阀的启闭应灵敏可靠,反馈信号应准确。预作用装置的功能性检测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1)模拟火灾探测报警,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火灾后,自动启动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排气阀入口电动阀以及消防水泵;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动作。
2)报警阀组动作后,测试水力警铃声强,不得低于70dB。
3)开启末端试水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火灾2min后,其出水压力不低于0.05MPa
4)消防控制设备准确显示电磁阀、电动阀、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以及消防水泵动作信号,反馈信号准确。
(2)检测操作步骤。
)按照干式报警阀组的检测操作步骤,测试预作用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和气压控制装置工作情况。
2)关闭预作用装置入口的控制阀,消防控制设备输出电磁阀控制信号,查看电磁阀动作情况,核查反馈信号的准确性。
3)按照设计联动逻辑,在同一防护区内模拟两类不同的火灾探测报警信号,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确认以及联动指令发出情况,逐一检查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电磁阀、电动阀、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和消防水泵的动作情况,以及排气阀的排气情况。
4)按照湿式报警阀组的要求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值。
5)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待火灾控制器确认火灾2min后,读取并记录其压力表数值。
6)检火灾报警控制器,对应现场各个组件启动情况,核对其反馈信号以及联动控制逻辑关系。
7)关闭末端试水装置,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
5.雨淋报警阀组
(1)检测内容及要求。传动管控制的雨淋报警阀组,检查其传动管压力表,其示值应符合设定值;按照干式系统要求测试气压传动管的供气装置和气压控制装置。雨淋报警阀组功能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测:
1)检查雨淋报警阀组及其消防水泵的控制方式,应具有自动、手动启动控制方式。
2)传动管控制的雨淋报警阀组,传动管泄压后,查看消防水泵、报警阀联动启动情况,动作应准确及时。
3)报警信号发出后,检压力开关动作情况,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值,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强值不得低于70dB。
4)报警阀组动作后,检查消防控制设备,电磁阀、消防水泵与压力开关反馈信号应准确。
5)并联设置多台雨淋报警阀组的,报警信号发出后,检查其报警阀组及其组件联动情况联动控制逻辑关系应符合消防设计要求。
6)手动操作控制的水幕系统,测试其控制阀,启闭应灵活可靠。
(2)检测操作步骤。
1)对于传动管控制的雨淋报警阀组,查看并读取其传动管压力表数值,核对传动管压力设定值;对于气压传动管,按照干式系统的检测操作步骤对其供气装置和气压控制装置进行检测。
2)分别对现场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进行检,查看雨淋报警阀组的控制方式。
3)对于传动管控制的雨淋报警阀组,试验前关闭报警阀系统侧的控制阀,对传动管进行泄压操作,逐一查看报警阀、电磁阀、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等动作情况。
4)对于火灾探测器控制的雨淋报警阀组,试验前关闭报警阀系统侧的控制阀,在同一防护区内模拟两类不同的火灾探测报警信号,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确认以及联动指令发出情况,逐一检报警阀、电磁阀、压力开关、流量开关和消防水泵等动作情况。
5)并联设置多台雨淋报警阀时,按照“3)”或者“4)”的步骤,在不同防护区域进行测试,观察各个防护区域对应的雨淋报警阀组及其组件的动作情况。
6)按照湿式报警阀组的要求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值。
7)看火灾报警控制器,核查现场对应各个组件的启动情况,核对其反馈信号以及联动控制逻辑关系。
8)手动操作控制的水幕系统,关闭水源控制阀,现场手动启、闭其系统控制阀多次。
9)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
消火栓与主管连接的三通或弯头下部位应带底座,底座应加垫混凝土支墩,支墩与三通、弯头底部用M75水泥沙浆抹成八字托座。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
(一)除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外的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
(二)除250米以上公共建筑、大型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外的消防安全管理;
(三)单体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下建筑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含灭火器维修);
(四)消防安全监测与检查;
(五)公安部或者省级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技术工作。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洒水喷头、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报警阀组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等组成。为便于正常使用、检修维护,通常还在系统中设置泄水阀(泄水口)、排气阀(排气口)和排污口。为控制因建筑高差较大造成的超压,通常采用分区供水或者在系统相应管段上安装减压阀或减压孔板,以减压阀控制管道静压,减压孔板或者节流管控制管道动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其酒水喷头的形式,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
一、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系统的用途和组件配置,通常分为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系统的用途和组件配置,通常分为雨淋系统和水幕系统,其系统实物构成如图3-4-4所示。雨淋报警阀启动装置通常采用电动系统、液动或者气动系统等,其中,电动系统由火灾探测器、电磁阀和联动控制系统等组成,液动或者气动系统由充水或者充气的传动管、闭式喷头、压力开关等组成。
一消综合能力章节知识点:系统维护管理。
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是确保系统正常完好、有效使用的基本保障。维护管理人员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后应熟悉消火栓系统的相关原理、性能和维护操作方法。
一、室外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和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两种类型,应分别进行检查。
(一)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保养,其内容主要包括:
(1)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动杆,观察其灵活性,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2)检橡胶垫圈等密封件有无损坏、老化或丢失等情况。
(3)检栓体外表油漆有无脱落,有无锈蚀,如有应及时修补。
(4)入冬前检查消火栓的防冻设施是否完好。
(5)重点部位消火栓,每年应逐一进行一次出水试验,出水压力应满足要求。在检查中可使用压力表测试管网压力,或者连接水带进行射水试验,检查管网压力是否正常。
(6)随时消除消火栓井周围及井内积存的杂物。
(7)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要保持室外消火栓配套器材和标志的完整有效。
(二)地上式室外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1)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动杆,检查其灵活性,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2)检查出水口闷盖是否密封,有无缺损。
(3)检查栓体外表油漆有无剥落,有无锈蚀,如有应及时修补。
(4)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对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逐一进行出水试验,出水压力应满足要求。在检查中可使用压力表测试管网压力,或者连接水带进行射水试验,检查管网压力是否正常。
(5)定期检消火栓前端阀门井。
(6)保持配套器材的完备有效,无遮挡。
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检查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与有关单位联合进行的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的一般性检查,如应经常检查消防水泵各种闸阀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消防水池水位是否符合要求等。
二、室内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一)室内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室内消火栓箱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或其他损坏。每半年至少进行次全面的检查维修。主要内容有
(1)检消火栓和消防卷盘供水闸阀是否渗漏水,若渗漏水及时更换密封圈。
(2)对消防水枪、消防水带、消防卷盘及其他配件进行检查,全部附件应齐全完好,卷盘转动灵活。
(3)检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控制线路,应功能正常、无故障。
(4)消火栓箱及箱内装配的部件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
(5)对消火栓、供水阀门及消防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二)供水管路的维护管理
室外阀门井中,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应每个季度检查一次,核实其处于全开启状态。系统上所有的控制阀门均应采用铅封或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的状态。每月应对铅封、锁链进行次检查,当有破坏或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1)对管路进行外观检,若有腐蚀、机械损伤等,应及时修复。
(2)检阀门是否漏水,若有漏水,应及时修复。
(3)室内消火栓设备管路上的阀门为常开阀,平时不得关闭,应检查其开启状态。
(4)检查管路的固定是否牢固,若有松动,应及时加固。
(三)消防水源、消防水泵及稳压装置的维护管理
报考专业
目前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报考专业共分为三大类:消防工程专业、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即所有专业都可以报考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但是每一类专业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工作年限要求和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年限要求不一样,具体专业情况可参照一级消防工程师报考专业对照表。
防爆措施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强通风除尘。
(4)预防可燃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6)防止可燃粉尘、可燃气体积聚。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电气故障。
(5)消除静电火花。
(6)防雷电火花。
(7)防止明火。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中设置一些泄压口或泄压面,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口或泄压面,首先被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要承重或受力结构不发生破坏。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
加强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冲击而不倒塌。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小爆炸的作用范围。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间距、材料选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施工图样的规定,接口缝距支、吊连接缘不应小于50mm,焊缝不得放在墙内。
系统组件
1)同一规格灭火剂储存容器,高度差不超过20mm。
3)气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不低于设计压力,且不超过设计压力的5%。
二、安装要求
(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的安装
1)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要通过专用泄压管接到室外。
各项检项目中有不合格项时,对设备及其组件、材料(管道、管件、支吊架、线槽、电线、电缆等)进行返修或更换后,进行复验。复验时,对有抽验比例要求的,加倍抽样检查。
3.质量验收判定
消防设施现场检查结束后,根据各类设施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确定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类别,按照下列规则对各类消防设施的施工质量作出验收判定结论:
(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划分为严重缺陷项(A)、重缺陷项(B)和轻缺陷项(C)
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当A=0,B≤2,且B+C≤6时,竣工验收判定为合格;否则,竣工验收判定为不合格。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当A=0,B≤2,且B+C≤检查项的5%时,竣工验收判定为合格;否则,竣工验收判定为不合格。
(2)泡沫灭火系统按照《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的规定内容进行竣工验收,当其功能验收不合格时,系统验收判定为不合格。
(3)气体灭火系统按照《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的规定内容进行竣工验收,当其验收项目有一项为不合格时,系统验收判定为不合格。
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学校,开设有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推出“网络+面授+智能题库”的融合式教学和“讲师授课+助教答疑”的双师课堂。
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学校,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强化自有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致课程和教辅产品,自主研发各种智慧学习平台(应用)助力高效学习,深化属地教学管理和 1V1 个性化服务,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搭建人才交流和企业合作平台,为每位学员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教学辅导、学习规划、备考答疑、 就业指导等在内的个性化 “一站式”服务,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和职业循环发展服务体系。
菏泽牡丹区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学校,采用线下面授和线上网络相结合的模式,实行标准化教学服务管理,2018年在全国分校全面推广融合式教学,将“录播+直播+面授”进一步融合,同时,将融合式教学与智能技术相结合,采用三维实景和3D仿真模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