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焊割作业时,氧气由下述方法获取: (1) 管道输送(外漆蓝色)其压力为0.5Mpa~1.5Mpa.安全装置齐全,压力稳定,较为经济。 (2) 氧气瓶 满瓶压力为15Mpa,它较灵活方便,不受输送管道限制,但贮运中易发生事故。 2、 乙炔 又称电石气,它是一种无色的碳氢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2H,在压力为0.1 Mpa,温度为0℃时, 1M3乙炔质量为1.17Kg,比氧气轻。 乙炔是易燃气体,其自燃点为480,在空气中着火温度为428℃,乙炔又是易爆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81%,在氧气中为2.8%~93%,所以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3、 气焊丝 (1) 气焊丝的分类及用途 常用的气焊丝种类有:1)碳素结构钢用焊丝;2)合金结构钢用焊丝;3) 不锈钢用焊丝;4)铸铁用焊丝;5)铜及其合金用焊丝;6)铝及其合金用焊丝;7)镁合金用焊丝。 (2) 气焊丝的选用原则必须考虑下述三个方面: 1) 母材的力学性能 使之符合性能的要求。 2) 焊接性 还要考虑焊缝金属和母材的熔合及其组织的均匀性,不易产生各种焊接缺陷。 3) 焊件的特殊要求 如对介质和温度、导电性等特殊要求。 4.气焊熔剂 为了防止金属的氧化及消除已经形成的氧化物,改善润湿性,在焊接有色金属、铸铁以及不锈钢等材料时,通常必须采用气焊熔剂。

焊接层数的选择 在厚板焊接时,必须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多层焊的前一条焊道对后一条焊道起 预热作用,而后一条焊道对前一条焊道起热处理作用(退火或缓冷),有利于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和韧 性。每层焊道厚度不大于4mm~5mm. 第二节 电弧焊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一、焊缝表面尺寸不符合要求 焊缝表面高低不平、焊缝宽窄不齐、尺寸过大或过小、角焊缝单边以及焊脚尺寸不符合要求,均属于焊缝表面尺寸不符合要求。 1、 产生原因 焊件坡口角度不对,装配间隙不均匀,焊接速度不当或运条手法不正确,焊条和角度选择不 当或改变,加上焊接工艺选择不正确等都会造成该种缺陷。 2、 防止方法 选择适当的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特别是焊接电流值,采用恰当运 条手法和角度,以保证焊缝成形均匀一致。 二、焊接裂纹 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叫焊接裂纹。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特征。 1、 热裂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方法 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叫热裂纹。 (1) 产生原因 是由于熔池冷却结晶时,受到的拉应力作用,而凝固时,低熔点共晶体形成的液态薄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增大任何一方面的作用,都能促使形成热裂纹。 (2) 防止方法 ○ 1控制焊缝中的有害杂技的含量即碳、硫、磷的含量,减少熔池中低熔点共晶体的形成。○ 2预热:以降低冷却速度,改善应力状况。○3采用碱性焊条,因为碱性焊条的熔渣具有较强脱硫、脱磷的能力。○ 4控制焊缝形状,尽量避免得到深而窄的焊缝。○5采用收弧板,将弧坑引至焊件外面,即使发生弧坑裂纹,也不影响焊件本身。 2、 冷裂纹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对钢来说在Ms温度以下或200℃~300℃), 产生的焊接裂纹叫冷裂纹。 (1) 产生原因 主要发生在中碳钢、低合金和中合金高强度钢中。原因是焊材本身具有较大的淬硬倾向,焊接熔池中溶解了多量的氢,以及焊接接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拘束应力。 (2) 防止方法 从减少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着手。 1) 焊前按规定要求严格烘干焊条、焊剂,以减少氢来源。

焊道连接: 一条完整的焊缝,由于受焊条长度限制需用若干根焊条焊接而成,这就出现了焊道连接问题。为了保证焊道连接质量,使焊道连接均匀,要求焊工在焊道连接时选用恰当的方式并熟练掌握。焊道连接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接头方法是在先焊焊道弧坑前面约10mm处引弧,拉长电弧移到原弧坑2/3处,压低电弧,焊条做微微转动,待填满弧坑后即向前移动进入正常焊接。 第二种,要求先焊焊道的起头处要略低一些,连接时在先焊焊道的起头稍前处引弧,并稍微拉长电弧,将电弧移到先焊焊道起头处,压低电弧,覆盖熔合好端头处即向前移动进入正常焊接。第三种,是后焊焊道从接头的另一端引弧,焊到前焊道的结尾处,焊接速度略慢,以填满焊道的弧坑,然后以较快焊速再略向前熄弧。第四种,是后焊焊道结尾与先焊焊道起头相连,再利用结尾时的高温重复熔化先焊焊道的起头处,将焊道焊平后拉长电弧收尾。